一、遗产继承中宅基地是否在继承范围
1.宅基地归农村集体所有,农民仅享有使用权,一般不能作为遗产被继承。因其使用权取得以“户”为单位,与家庭成员关系紧密相连。
2.家庭成员去世后,宅基地使用权由户内其他成员继续使用,而非个别继承人单独继承。
3.若宅基地上有房屋,作为农民合法财产可由继承人继承。但房屋灭失后,宅基地使用权随之灭失,会被村集体收回。
4.综上,宅基地本身不可继承,不过宅基地上的房屋可依法进行继承。
二、遗产继承中配偶和父母的顺序及分配是怎样
在遗产继承中,一般情况下配偶与父母同为第一顺序继承人。
分配原则通常是:首先,由配偶、父母共同协商分割方式,协商不成的,一般平均分配。但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,在分配时可以多分;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,不尽扶养义务的,分配遗产时,应当不分或者少分。
例如,某老人去世,其配偶和父母均健在,若老人未留下遗嘱明确分配方式,那么三人可协商,如协商不成则平均分配遗产。若配偶在老人生前尽了较多扶养义务,可能会比父母分得稍多一些遗产。
三、遗产继承中侵吞遗产会怎样处理
在遗产继承中,若出现侵吞遗产的情况,其他继承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侵吞遗产可能构成侵权行为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相关规定,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
在探讨遗产继承中宅基地是否在继承范围时,我们了解到宅基地具有一定特殊性。通常情况下,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,村民只有使用权。所以单纯的宅基地本身不能被继承,但宅基地上的房屋等附着物是可以继承的。继承房屋后,继承人可基于房屋继续使用宅基地。然而,如果房屋灭失,宅基地可能会被集体收回。那如果涉及到宅基地上房屋继承后的翻新、重建,又有哪些具体规定呢?对于宅基地相关继承问题还有更多疑问的话,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“立即咨询”按钮,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。